Skip to main content

網路研討會 -- 心靈漫遊在現代冥想和靜觀傳統中的角色

心靈漫遊在現代冥想和靜觀傳統中的角色

心靈漫遊在過去幾十年間已成為廣受關注的焦點,不僅在大眾中,也在科學界引起了濃厚的興趣。那些自發穿越心靈的思維、感覺、畫面或影像有時會完全填滿心靈,而有時則與較為活躍和有意識的思維活動同時進行。

科學對人類心靈這一方面開始有興趣,是始於本千禧年初,因為腦部所謂的預設模式網絡的發現,以及它與心靈漫遊的聯繫。然而,很少有人意識到,歐洲和亞洲的基督教、印度教、佛教、道教和其他靜觀者已經探索這一現象超過兩千年。這些傳統通常對於在冥想、禱告和儀式中來來去去的思維、想法或雜念等所帶來的作用,相當重視。想想,當一個虔誠的僧侶或修女正在想把自己的心靈引向神聖的事物時,卻被他們所認為是有罪的幻想所困擾時,會發生什麼情況?

Acem靜坐法則大不相同,它專注於接受所有自發性的思維,即使它們將我們帶離靜坐聲音的重複默念。儘管如此,研究這些有關心靈漫遊的早期歷史仍然對我們了解靜觀過程裡的寂靜核心,甚有助益。本次網絡研討會將尋求通過冥想和靜觀傳統的觀點,以補充我們對心靈漫遊的現代科學理解。這將擴展和深化我們對此現象的理解,或許,能將我們的注意力指向超越我們的思想、感覺和影像的維度。

教師

艾皓德

挪威奧斯陸大學文化研究與東方語文系教授,在挪威雅肯擔任會長,並兼任國際雅肯秘書長。